深化教学创新 共探智慧建造前沿——人居工程设计学院举办“智慧工地与教学能力提升”主题教研活动
  • 发布人:
  • 时间:2025-04-16
  • 点击:
  • 来源:

为积极响应学校“加强教学规范,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活动月”号召,推动新理论、新技术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,4月10日下午,人居工程设计学院举办专题教研活动,聚焦智能建造与教学能力提升两大主题,通过专业老师分享备课经验,为教师赋能。活动由人居工程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聪聪主持,院长王强及教务处高雨婷、督导处冯慧参加, 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参会。

活动中,耿博慧老师系统解析了智慧工地的技术革新与行业应用。她指出,智慧工地通过物联网、BIM技术、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核心技术的集成,正在重塑传统建筑行业的施工作业模式。耿老师特别提到智能装备的实践价值,如中建三局汉韵公馆项目中应用的塔机远程集控系统、搬运机器人及喷涂机器人,这些设备不仅将提升施工效率,还通过人机协同大幅降低安全隐患。喷涂机器人则依托BIM模型路径规划完成复杂场景作业,展现了技术对施工质量和效率的双重赋能 。

在“集体备课”分享环节,赵方鸽、白珊、张海超三位教师代表,分别从学科特点出发,探讨了教学创新的多元路径。聚焦“互动式教学设计”,分享如何利用学习通、智慧树等平台构建混合式课堂,通过小组协作完成任务,并将课堂表现纳入课程评价体系,激发学生主动性 。探讨了智能建造与艺术设计的融合,引导学生参与建筑可视化设计,培养“技术+审美”复合能力。

三位教师的分享引发了热烈讨论。张剑锋、赵蒙、林青青等老师主动发言,就“实训室的建设与利用”“考证+课堂”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,为增加课堂吸引力提供了思路和方向。

活动最后,院长王强作总结点评。他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“前沿性与实践性并重”的特色,并指出:“智慧工地不仅是技术革命,更是教育改革的契机。教师需主动对接行业动态,将智能装备应用、绿色建造标准等纳入课程体系,同时依托产教融合共同体,推动教学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。”王院长也表示学校将持续支持教学创新,通过搭建校企协同实训基地、优化教师研修机制,培育一批“懂技术、精教学、能创新”的骨干教师队伍,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输送高质量人才。

本次教研活动通过技术研讨与教学经验的双向碰撞,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新思路,也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、服务区域智能建造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,助力职业教育与行业前沿同频共振。

上一篇:“智领未来 翼动学堂”——智能制造学院无人机第二课堂正式启动